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 汉赋:大一统气象下的赋体巅峰之作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22
    汉赋:大一统气象下的赋体巅峰之作 来源: 道中华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也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作为“一代文学之胜”的汉赋,当之无愧是中国文苑的瑰宝。汉赋,从“蕞尔小邦”而“蔚然大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署名“文士”的文学创作,并以其“散韵结合、专事铺叙”的独特语言形式造就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类。 作为文体名称,汉赋渊源于荀子的《赋》;作为哲学思想与文学体裁,汉赋直接受到屈宋楚辞和战国恣肆之风的极大影响。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被后世称为“汉赋四大家”。清朝大学者焦循评价:“汉之赋周秦所无,故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四百年作者。” ▲四川蓬安相如故城...
  • 漂在长安:什么神秘使命召唤日本遣唐使甘冒生命之险?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22
    漂在长安:什么神秘使命召唤日本遣唐使甘冒生命之险?  来源:道中华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周”期间,黄浦江里驶入了一艘按照1300年前的样式1:1定制的遣唐使船。不过这艘船并没有像当年那样,从日本花了好几个月才划到中国,而是象征性地在日本近海划了一阵子,然后坐上大型运输船,快抵黄浦江口才又放到海里划进来,最后在世博码头举行了庄严的“抵达中国”仪式。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周期间,复原遣唐使船驶入黄浦江。     这些“现代遣唐使”的前辈可没有如此轻松。那时的遣唐使要冒九死一生的风险才能到达遥远的长安。当时的日本不仅造船技术差,航海知识也很匮乏。264年间,...
  • 这本《三字经》,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启蒙书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21
    这本《三字经》,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启蒙书  来源:道中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第四个基本陈列“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正在民族文化宫主楼东二厅展出。在展览的第三单元“灿烂文化续根脉”中展出了一部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即多文种合璧古籍《满蒙合璧三字经注解》。该古籍是作为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在展厅中央展柜展出。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自宋朝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共1000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它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
  •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⑥丨苏巴什佛寺:两位佛学大师相隔200多年的对话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21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⑥丨苏巴什佛寺:两位佛学大师相隔200多年的对话 来源:道中华   出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东北23公里,来到却勒塔格山南麓的一片台地上,就看见一片残垣断壁的土墙和各种各样造型的房屋遗址。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是由佛塔、僧房、佛殿、禅房组成的庞大佛教建筑群落,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被库车河分为东、西两寺。佛寺规模宏大、布局错落有致、气势磅礴,依稀可以想见当年佛教昌盛之时,寺院的雄伟与繁华。   ▲苏巴什佛寺遗址地理位置。(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苏巴什佛寺全貌。(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苏巴什佛寺遗址。(王瑟 供图...
  • 遭贬海南,苏东坡和他的黎族朋友喝了什么酒?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遭贬海南,苏东坡和他的黎族朋友喝了什么酒? 来源:道中华   绍圣四年(1097年),命途多舛的苏东坡接到朝廷“复贬昌化” 的诰命,终于被一贬再贬到了海南岛。   虽然海南岛地处荒远,东坡先生又遭迫逐,不得已只能在椰林中建起茅屋“桄榔庵”勉强栖身,但生性豁达的苏东坡却在“民黎杂揉”的这里结识了众多黎民,沉醉于黎法酿酒之甘美的同时也和黎族同胞结下深厚友谊,写下了“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的名句。   苏东坡如何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他的民族观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中国民族报“道中华”邀请曾明教授和大家一起重读苏东坡,一起关注苏东坡的民族交往及其文学影响。   ▲苏东坡人生行旅。(...
  • 中国版“阿凡达2”——5000年文明的“水之道”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中国版“阿凡达2”——5000年文明的“水之道” 来源:道中华   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水之道》正在热映。事实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水相伴相生,在我们的神话、哲学、民俗、信仰、艺术与审美经验中也有着丰富的“水之道”,它解释世界的来源,指导先民的生产、生活,帮助我们构建起信仰和审美的非凡空间。   ▲《阿凡达:水之道》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本原之“水”     地球上有水,才有了生命。世界上早期的宇宙创生神话,大多讲述万物从一片茫茫大水——原初之水中诞生的故事。诚如挪威学者诺伯舒兹所说,水是古代宇宙进化论的基本元素...
  • 乾隆帝将自己的出生地改为寺庙,藏着怎样的抱负?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乾隆帝将自己的出生地改为寺庙,藏着怎样的抱负? 来源:道中华   位于北京紫禁城东北方的雍和宫,以其多民族建筑风格融合的皇家宫院气派,佛寺丛林的庄严肃穆和精美神秘的藏传佛教艺术珍品,吸引着五洲四海的香客宾朋。雍和宫曾为雍正皇帝的行宫,将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是乾隆皇帝继位后的一大举措。那么,乾隆帝为何要将先帝的行宫改为寺庙呢?这背后是清代“大一统”的抱负,蕴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故事。 ▲雍和宫的故事。(牛颂 提供)   众志成城:内外绥怀一体中     据《清宗人府事例》记载: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皇帝谕宗人府给诸位太子册封分府,当时皇四子允祯(胤禛)按照贝勒身份,...
  •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为什么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为什么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来源:道中华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那么,各民族都有哪些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些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又是如何形成的?在当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突出和强化这些中华文化符号?近日,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方李莉接受“道中华”专访,探讨了上述话题。 ▲天安门广场上“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祝福。(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记者:...
  • 海外汉学家系列之①丨史上第一位接受中国百姓“万民伞”的外国人为什么要翻译《聊斋志异》?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海外汉学家系列之①丨史上第一位接受中国百姓“万民伞”的外国人为什么要翻译《聊斋志异》? 来源:道中华   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海外汉学家群体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汉学研究成果不仅记载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珍贵历史,还对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推广有积极的促进;他们的著作中展现的中华形象是西方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也是中国形象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翟理斯。(图片来源:宁波晚报数字平台)     今天我们想介绍一位19世纪著名的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提到翟理斯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对“I-...
  • 成吉思汗称其为“天赐我家”,耶律楚材对多民族融合做出何等贡献?
    来源:
    发布日期: 2022-12-19
    成吉思汗称其为“天赐我家”,耶律楚材对多民族融合做出何等贡献? 来源:道中华   耶律楚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身契丹皇室,受汉文化教育,出仕金朝、蒙古,被誉为元朝政治的设计师。在中国13世纪多民族交融的时代,他通过儒家治国理论,阴阳、易占、历法、技艺等知识,佛教善恶说等,改造中原民族、蒙古、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政治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北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为此后元朝大一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统治经验,推动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他的个体生命史,在某种程度上是多民族交融时代的一个缩影。 契丹皇族,出仕金朝     耶律楚材(1190—1244),...

页面


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