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取一言而终身奉行,就是君子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君子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君子一词出现在儒家之前,或者说在春秋之前,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人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这里面带有文化素养或道德倾向的含义,中国历史文化强调统治者要作表率,引导社会、引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位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名教化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来化民成俗。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很大变化。孔子从道德的角度给“君子”作了规定,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主要在道德上、品格上,是学养、德行的分别。
▲孔庙孔子的雕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中华文化中,还有两个词与君子含义有关,一是“士”,再一个是圣人。荀子对士、君子、圣人这三个概念作了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这个“法”既包括道理也包括法律。士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做人做事来遵守“法”。“笃志而行,君子也”。强调君子的志向坚定,能够笃行实践,相当于《中庸》所谓“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齐明,就是对各种道理非常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
君子和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一些,所以,孔子说自己算不上圣人。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可是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圣人,那绝对是少数。君子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楷模,我们达不到圣人的标准,但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最恰当,故有“博雅君子”之说。所谓“博”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要做个君子,就要具备这两种素质。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像草一样,风往哪里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要做个君子就不能赶时髦,赶时髦会丧失某些气节。宋代张载《正蒙》说:“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是指君子引导民众按照社会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身教来引导大家。这样一来,“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不赏而民劝”。
君子的另一个职责是传承文化。文化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门致力于文化传承的人,文化就会中断。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会发生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一个君子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古人对君子的要求很多,有一个字的要求,有两个字的要求,有三个字的要求,有四个字的要求,等等。
▲儒家倡导“身修而后家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个字的要求是“孝”,百善孝为先,这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中华文化强调要孝敬我们的祖先,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父母,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所以要报答父母。父母养育、教育子女,子女孝顺、敬重父母,这是相互关系,是一种自然关系,不是强制的。
魏晋时期,王弼对“孝”作了非常好的诠释,他说:“自然亲爱为孝”,父母子女之间是自然亲爱的关系,“孝”是自然亲爱的伦理。孝者有三:“大孝尊亲”,让父母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大家的认同。“其次不辱”,不能给祖先争光争彩,至少不能让父母受到羞辱。“其下能养”,赡养父母是“孝”最低的要求。
两个字的要求是“诚敬”。南宋朱熹曾经讲过,为人行事,诚敬二字,做人做事把握这两个字就可以了。诚者勿自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妄为。敬是不怠慢、不放荡,我们要敬畏别人,也要敬畏自己,敬畏所从事的事业。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这两个字去做,就具有君子的品德了。
三个字的要求是“智、仁、勇”。我们现在对这三个字理解得比较肤浅,一般认为“智”是有智慧,“仁”是爱人,“勇”是勇敢勇气。其实不然,《中庸》对这三个字作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好学近乎知”,一个君子要好学,学无止境,不断上进。“力行近乎仁”,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仁”。“知耻近乎勇”,懂得羞耻的人才可以称为勇。真正有勇气的人能够发现错误并去改正。具备智、仁、勇三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四个字的要求是“礼、义、廉、耻”。一个君子应该守礼。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个身份,儒家五伦,是礼的重要内容。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是自然的关系,无法逃避。守礼就是按照身份做该做的事情,尽分尽责。
义,就是明确该怎样做,不该怎么做,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不小心,一念之差就会变为禽兽,甚至禽兽不如。孟子讲人与禽兽的差别只有一点点,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所以要掌握住正确的方向。
廉,正直、清廉,做人应该正直,起表率作用,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够诚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让大家知道,可以让大家看到。
耻,做人要懂得耻。我们通过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有一种耻辱心,行为方正。《论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法律去规范大家走正路,所达到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无耻”就是没有羞耻心,不足以让人反思自己的过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通过道德教育的办法,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性,然后用礼规范,会培养出有羞耻心的人,其行为一定有格,方方正正。
君子品德怎么养成?环境非常重要,但环境影响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人自己。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反求诸己。“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之学,也是“君子之学”。荀子明确讲过,“君子之学,美其身也”。君子学习是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君子的学问是“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从耳朵听进去,留在心里,落实到实际行动,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小人之学”或者“今之学者”是为人的。“为人之学,以为禽犊”,把学到的东西看作飞禽走兽,做表面文章,显示给人看。“为人之学”,就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四寸而已,根本落不到心里,更落不到实际行动。
中华文化始终强调成为一个君子主要靠自己,自我不断提升,不埋怨环境,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志向,身体力行,这才是君子。另外,还要寻求名师良友,荀子强调向身边的君子学习。古代人注重择邻、择友,就是寻求好的环境、好的朋友。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放开眼界,向天地万物学习。
▲7月2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滨河公园拍摄的荷花。(新华社发 徐宏星 摄)
中华文化用很多“物”来比喻君子,提出人要向这些“物”学习,比如水、玉、莲花等。周敦颐《爱莲说》讲莲是花中君子,因为它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论语》有君子不器、君子不党、君子不同的说法,这与向万物学习有直接关系。还有“岁寒三友”“四君子花”,它们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学习的品德。君子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能够谦虚谨慎,向天地万物学习,向良师益友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君子的品德实在太多了,先秦文献提到“君子”不下两千处,把重复的、意义不大的去掉,至少也有一千五百个词是可以用的。我们不需多讲,努力做到以上所讲的“一二三四”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能取一言而终身奉行,坚定不移,笃志而行,就是君子。
(本文节选自楼宇烈先生2023年出版新书《中国的智慧》。)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