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高小华美术馆 | 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


高小华美术馆 | 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


艺术博物馆最早起源于欧洲,比如1683年牛津大学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集中展示了英国收藏家阿什莫林的藏品,学生可以申请项目进入博物馆进行研究。中国的博物馆发展较晚,最早的第一座公立博物馆是1912年北京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也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公立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这样定义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的、永久性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机构,它向公众开放,并以研究、教育和娱乐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人类物质及其环境资料。”而美术馆是从博物馆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一方面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美术作品,另一方面成为公共的社会文化艺术空间,并逐步从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转型。高校美术馆作为学校内的美术馆,不同于公立或民营的美术馆,早期由学校展览馆发展而来,主要面向校内教师和学生群体,同时也向社会开放。美术馆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现场,体现着不同方向的学术定位,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展示与研究的合作平台,是高校美术馆管理者未来共同的课题。


高小华美术馆的缘起



在国内美术馆体系中,以个人名字命名、具有纪念馆意义的美术馆较多,比如:中国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建立的何香凝美术馆,近几年相继开馆的木心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何多苓美术馆等。高小华美术馆是2013年在西南民族大学“大型景观画绘画创作与研究中心”及“高小华工作室”基础上改建而成,主要以收集、展示、研究高小华先生各个阶段的艺术创作及文献资料为基本宗旨,同时整理和保存相关艺术史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究,是集创作、教学、展览、研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美术馆,主要包括高小华文献陈列区、大型景观画创作研究中心、美术馆系列讲座及论坛、国际艺术工作坊等。自建馆以来,高小华美术馆作为学校对外交流及承担艺术教育、研究、传播、推广的艺术机构、一直关注当下社会现场的艺术教育和学术问题并提出讨论,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学术性,并与成都市多家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项目。


高小华-创作-1.jpg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全景画工作现场


高小华美术馆建立之初,大型景观画绘画创作与研究中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如《红岩村启示录》大型历史油画、《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全景画等优秀作品。目前在中国,继鲁迅美术学院后,“高小华大型绘画创作团队”已经成为具有较高能力和资质,能独立承接、创作并完成大型全景画的团队。大型景观绘画本身属于博物馆空间展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雕塑、实物场景、多媒体声光电演示等,观众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就如同当代美术馆中的新媒体艺术展。景观画不同于架上绘画,因其体量巨大,需要在博物馆的现场完成,创作者大部分是美术学院的老师,所以形成了导师带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将教学带入实地创作过程。于2013年由高小华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景观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论坛,邀请了全国各专业院校景观画创作团队和博物馆负责人共同探讨未来中国景观绘画创作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高小华-创作-2.jpg

《重庆大轰炸》半景画工作现场


高小华先生作为伤痕美术开创者及四川画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2018年邀请策展人屈波主持策划“历史的体温--高小华文献展”,也是美术馆开馆以来系统地整理高小华先生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及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大量的手稿、连环画、书信和媒体报刊等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展出了《周易•占筮》和《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巨幅油画作品,还完整地呈现了创作过程中的影像文献、创作草图及文字。策展人屈波在前言中谈到:“艺术家高小华基于对历史与当下的双重热情,其历史题材创作有丰沛的现实感和独特的个人视角。当观众通过展览提供的丰富文献去回溯与想象作品成型的过程,历史便不再是尘封的过去与抽象的时间,而幻化为可目视、进而可凝想的画面与事件。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艺术空间,既保存了过去的历史记忆,又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思考。对于每一个参观者,可以通过一个艺术家的时代了解真实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并把个人的历史同那个时期群体的历史联系起来,唤起共同的记忆。正如高小华先生在开幕现场说道:“很多人通过他来了解伤痕美术的历史,如果在这方面挖掘得不够,来参观的观众会感到失望。作为高校的美术馆,我们或许没有达到公立和民营美术馆的硬件条件,但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希望做得更好,因此通过这个展览,去挖掘我们那一些同学中缺失的历史,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正是此次展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美术馆的艺术教育



高校美术馆不同于其他社会美术馆之处,在于其主要的受众群体是教师和学生。


美术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是不同学科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高小华美术馆一直在探寻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结合点,2014年美术馆举办高小华师友展,以高小华30余年的艺术教育生涯为主线,呈现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10 位学生的作品,其中有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职业画家以及在读研究生,形成一条非常清晰的教学案例史。2015年,高小华美术馆与英盟当代艺术馆举办“素问—高校巡展”,本次“素问”走进大学系列展,用一种老师带学生的方式在学校美术馆呈现,正是基于师承关系在方法上的体现。通过这些素描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创造背后的故事,在促进教学研究的同时,借助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公众来美术馆。


高小华-作品-1-S.jpg

《赶火车》油画 (局部)(1981)


同时设立的国际艺术家工作坊项目,将美术馆空间与教学融为一体,通过感知、想象到实践的过程,打开创作的可能性。通过“综合材料艺术工作坊”“装置艺术工作坊”“公共艺术工作坊”“艺术考古工作坊”等项目,逐步建立了艺术家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关系,用创作带动教学。例如,2018年由德国艺术家、平遥国际双年展策展人托马斯•凯尔纳作为工作坊导师,以影像的解构和重组为概念,在“黑与白”中感受对摄影可能性的探索。在课程中,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方案、共同创作的过程,打破以往传统的艺术观念,探索新的思维推理关系。重要的是,经过一周的时间,我们看到了不同材质、不同媒介的作品,学生并不是在跟随托马斯的风格,更多的是从自身经验和方式出发,在媒介的转化中体现各自的研究和创作过程。2019年,邀请旅美艺术家、策展人甘一飞先生担任工作坊导师,对油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行拓展,进行两周工作坊教学。学生从传统架上绘画的语言系统外尝试新的媒介和材料,以个体的体验寻求不同方式的艺术表达。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从艺术的视角进入,并重新建构艺术语言观念,从绘画形式拓展到综合艺术多维语言建构的空间表现。这种短期以创作带动教学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使其尝试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通过举办系列讲座,从校内学生延及校外公众,使美术馆真正成为公众了解艺术的渠道。讲座分人文历史、艺术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系列,已经举办60多场,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和艺术爱好者参加。通过公共平台媒体的报道与传播,这些讲座为更多的在校学生及公众提供了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


高小华.jpg

《高小华美术馆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


主编 翟义涛  副主编 梁葵

定价:89.00 元

ISBN: 978-105-17179-8/J▪881

民族出版社


美术馆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积极开展品牌展览和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由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和声”艺术邀请展,从2014年第一届开始,就确立了观念性与学术性一体、多元丰富的艺术形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殷双喜教授在开幕式上谈到:“‘和声’艺术邀请展的结构涵盖了历史与当代、民族与地域,体现出一种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回望历史,从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时代的比较意识,突出了当代艺术教育和创作中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经过5年的积累,已经成为西南民族大学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也是四川和全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展之一。与其他艺术展览不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个展览主要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展览本身是开放式的课堂,每位学生都能在展览中面对原作,受到启发,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而提升专业技法和创作能力。


2017年举办的“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展”成都巡展,集中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综合材料工作室师生近两年的创作成果,从传统丹培拉到现代材料的使用,较完整地展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综合材料绘画于1994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并开始在国内大学中将丹培拉绘画技法材料引入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语言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对油画教学单一媒介的认识。在这次展览的影响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立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成员为四川省所在各高校的综合材料创作和研究人员,推动了综合材料绘画在艺术教育及研究领域的发展。


美术馆的公众性



美术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场所,推动着当地艺术生态的发展。高校美术馆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术馆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开放公共艺术讲座及工作坊,并通过美术展览、艺术分享等活动联结学校与公众。在《大学与美术馆》创刊第一期中,王璜生先生谈道:“美术馆的性质包含着对于文化的容量,对于历史的态度,以及对于开放社会性的立场和方式。美术馆以它丰富而见证性的收藏体现着文化的丰厚内涵及发展脉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反映和建构多元的文化,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而更根本的是将这种体现、反映和建构与一个开放社会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关系,使静态的物成为动态的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一系列品牌展览和学术讲座,一直致力于开放公众的互动参与。高小华美术馆近几年积极开展各科主题活动,每年都策划一些公众的公共艺术教育,校外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但活动仍显保守和局限。今后,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公共艺术媒体的传播宣传力量,引导公众的关注;另一方面,建立美术馆与艺术机构、社区、企业的合作模式,创建有效的沟通机制。



高小华-翻开-S.jpg


《高小华美术馆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


主编 翟义涛  副主编 梁葵

定价:89.00 元

ISBN: 978-105-17179-8/J▪881

民族出版社



高小华美术馆位于市中心,具有成熟的社区环境和交通便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慕名前来。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积极营造交流的公共空间,如给周边社区居民和机构开设艺术公开课。当然,许多高校美术馆同样也面临着进校困难的诸多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引导城市居民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实现大众的审美教育和知识传播功能。


高校美术馆作为大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学术平台和互动空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如何有效发挥自身的特点、形成有效管理机制与发展方向,也是我们馆一直思考的问题。美术馆应该保持在公共艺术教育上的开放性,同时关注当下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方面,结合高校特有资源优势,将教学引人美术馆研究项目,建立跨学科交叉合作,形成艺术研究、互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研讨的特有模式。另一方面,以国际化的视野引进优秀的艺术家工作坊及学术品牌展览,完善与美术院校、美术馆、艺术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源的整合。拓展校外公众及社区居民美术馆教育项目,并组织展览导览、艺术鉴赏活动,让美术馆成为所在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高小华美术馆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以高小华美术馆历经十年的艺术研究、展览交流与学术讲座等实验课程项目案例为线索,展示在学术方面的部分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的思考,借此分享我们成长的经验,提供给高校美术馆领域的专家讨论、研究。


高小华.png

在线购买






文字内容 :翟义涛  (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馆长)

摘自《高小华美术馆艺术理论及实践研究》序言




logo-web.png




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