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一块位于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的宝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的涛声在这里回荡,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这里既是“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富饶之地,也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绮丽边塞,更是“边城杨柳楼中笛,羌女葡萄塞下歌”的民族融合之地。
2024年4月1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迎来了宁夏体验项目,精心策划的“宁夏历史”“宁夏韵味”“宁夏品味”三大板块,将千年灌渠、水洞遗址、丝路古道、西部影城、宁夏酒堡、非遗文艺等宁夏瑰宝一一展现。这场深度体验,让观众领略了宁夏各民族和谐共生的悠久历史和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宁夏体验区展示(宁夏民委供图)
公元1227年,蒙古大军攻克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灭亡。60年后,元世祖忽必烈设置宁夏府路,这也是宁夏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宁夏”二字,取自“平定西夏,使之安宁”之意。元朝平定西夏之后,为了彰显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对和平安宁的期望,便赋予此地“宁夏”之名。这一名称,承载着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这里的人民千年来不变的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
▲元朝时期设置的宁夏府路(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宁夏之名虽自元代始,但宁夏历史却年深岁久。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的水洞沟遗址,距今已有3-4万年的历史。这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宁夏北部已经是古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
彼时在地质年代上正处于第四季冰期,蒙古高原戈壁沙漠中的沙尘随西北季风长驱南下,在宁夏形成黄土草原相连、黄河沙漠交融的独特景观。今天,被称为“花儿杞乡,沙漠水城”的中卫,正是由于沙漠、高山、湖泊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在此水乳交融。想要在一处感受中国地理大观,宁夏无疑是个好去处。
▲宁夏中宁枸杞种植基地的枸杞晾晒。2017年1月10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宁枸杞”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位于黄河、沙漠交汇处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横贯中卫182.4公里的黄河,安静平缓,成就了中卫“沙漠水城”的称号。新华网记者 王鹏 摄
到了青铜时代,随着族群观念的萌芽,中原人开始以“华夷之别”区分周边部落,对非农耕部落方国冠以“戎狄夷蛮”等称谓。“西戎”一词,便是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
《易经》既济卦第三爻的爻辞中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有研究认为,这条上古占筮纪录,记载的是殷商国君武丁征讨西戎中居于宁夏的一支——鬼方。这也是有文字以来,首次出现有关宁夏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宁夏成为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场域。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拓跋部)等民族都曾先后进入宁夏。到了宋代,党项族以兴庆府为首都,建立了地跨如今的五省区、鼎盛时期近百万平方公里的西夏王朝。
▲位于宁夏银川的西夏王陵,营建在约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入元代,宁夏土地上长期的割据得以终止,社会逐渐安定,各民族也在和平中逐渐融合。元史专家韩儒林指出:“唐朝以来涌入中原的沙陀、吐谷浑、党项、契丹、渤海、女真以及其他各种‘色目人’,元朝以后都不见了,都与汉人、南人逐渐合为一体了。”元代以后,许多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宁夏的中亚、西亚人定居于此。
数千年来,不同族群的人们在宁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或定居、或经过,或农或牧、或工或商,留下了佛塔、岩画、石窟、帝陵等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留下说不尽的宁夏故事。宁夏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交融与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梦想。
▲陈列于宁夏博物馆的石刻胡旋舞墓门,是丝绸之路上各民族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古代,宁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汇之地。
宁夏以北是无垠大漠,贺兰山像父亲的胸膛一样抵御着黄沙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保护着银川平原的温暖与湿润。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穿过黑山峡,流速陡然减缓,滋润着银川平原的大地。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赋予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
贺兰山不仅是一道自然屏障,更是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它清晰地区隔了季风与非季风气候、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以及河流内流区与外流区。地理和气候特征决定生产方式,故而这巍峨山脉也自然成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气候区划图。山的拱卫和水的滋润,成就了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富庶。(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宁夏与内蒙古的省界,与古长城走向大致重合。
长城蜿蜒万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因保存了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被誉为“长城博物馆”。自西周以来,战国、秦、汉、隋、宋、明等朝代都在宁夏规模不等地修筑过长城,各时代的长城样貌不同,技术也有所不同。
与北京砖石结构的八达岭长城不同,宁夏的长城大都以黄土夯成,给人一种苍凉古朴之感。长城的雄浑壮阔与塞外的天地苍茫融为一体,孕育出中国独有的边塞文化。
▲明长城大武口韭菜沟段(宁夏文旅厅供图)
毛泽东主席在来到宁夏后,曾写下《清平乐·六盘山》,用“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来展现红军不畏艰险的气概,也让人领略到了宁夏长城的雄壮。
这种边塞豪情在中国古已有之,唐宋尤盛。唐诗中经常出现“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回中”(指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的回中古道)的意象,如卢照邻的“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或杜甫的“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萧关,在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地区。萧关是关中地区的重要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在这里蜿蜒西去,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宋诗则喜用“贺兰山”,其中不少以民族交融为主题。如梅尧臣的“西城橐驼来贺兰,入贡美玉天可汗”,描述了西域少数民族使臣来给中原皇帝进贡。陈郁的“焉知不将万人行,横槊秋风贺兰道”,反映出长城内外民族交融的景象。在诗人眼中,长城与贺兰山相生相伴,守护中华民族的和睦繁荣。
万里长城与边塞豪情,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奋发精神与爱国情怀。宁夏地区的长城苍穹无尽,山峦叠嶂,给人以无尽的遐想。除了景致以外,更引人入胜的是长城背后的文化,这是各民族相互守望、团结一体的生动写照。
很多人把骏马看作游牧民族的符号。在古代,马匹的重要性堪比今天的坦克。匈奴、突厥和蒙古的军队之所以能够纵横驰骋,正是因为他们拥有雄厚的战马资源和卓越的骑兵战术。
为了与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相抗衡,中原王朝不得不饲养马匹并训练骑兵。《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作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成功击退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影视剧《汉武大帝》中的霍去病剧照。
然而,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历代王朝只好不断扩大耕地,导致养马的土地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重要的牧场,尤其是灵州(今宁夏吴忠境内),自然就成为了军事重镇。
灵州早在汉代就设有灵州县。唐朝改灵州为灵武郡,后又恢复灵州之名。唐玄宗遭逢安史之乱,仓皇逃出长安,前往四川避难。而太子李亨(唐肃宗)则一路向北,在灵武即皇帝位。此后两年里,他接连收复了长安、洛阳,基本平息了叛乱。灵武的丰饶物产和战马资源,为大唐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唐昭陵六骏石刻是为纪念六匹随唐太宗征战疆场的战马而刻制的。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在1914年被盗卖国外,现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图为六骏之一“飒露紫”石刻局部。新华网 王炼 摄
在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灵州见证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灵州会盟。唐太宗李世民在灵州与西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首领举行了盛大的会晤,在漠北地区推行郡县制,设立“六府七州”。唐朝因俗而治的智慧,不仅巩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更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贡献了浓重一笔。
然而,在宋朝开国之前,就已经失去了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这使得中原马匹的供应变得极为紧张。当时,北部只有河西走廊能提供战马,一旦灵州失守,中原战马几乎意味着断供。然而,当西夏太祖李继迁日夜攻打灵州之时,宋真宗却花费数月时间与臣子们商议是否出兵救援。等他们最终决定出兵时,灵州已然失陷。李继迁家族以灵州为中心,建立了西夏王朝,而宋朝从此失去了战马的来源,北宋的关中地区也直接暴露在西夏的威胁之下。此后百年的西北边境困局,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灵州,尽管地处西北,却多次影响中原王朝的命运。大唐最后一百多年的生命线从灵州开始延续。而北宋的靖康之变,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失去灵州的那一刻。“一座灵州城,半部宁夏史”,这种说法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灵州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不仅在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确立了全国性的影响力,而且枸杞、葡萄酒、奶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也脱颖而出。宁夏还前瞻性地布局数字产业,成为全国首个“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省区。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宁夏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如防沙治沙、贺兰山生态修复以及黄河宁夏段综合治理等,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黄河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各族群众在这片美丽的塞上江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的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长期以来,宁夏坚定不移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奋进中凝聚人心和力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市县两级全覆盖。“山海情”“石榴籽”“结对子一家亲”等民族大团结故事和“母亲河”“草方格”“煤制油”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宁夏始终以文化为引领,不断夯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宁夏连续40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不仅打造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展馆和公园,还创新性地发展了“一家亲”互嵌式社区、“红石榴”青少年交流、“中华情”旅游促融、“山海情”双向就业工作品牌。
▲近年来,宁夏坚持以文化人、以史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群众心中。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摄
通过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宁夏于润物细无声中在各族群众心中培育“团结花”、厚植“中华魂”。展望未来,宁夏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汇聚起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创伟业的磅礴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
审核 | 闫 永
总书记青海宁夏之行贯穿这样一条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述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从“北风凛冽”到“贺兰晴雪”:贺兰山何以滋养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