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入云的雪峰之下,繁茂幽深的森林、奔腾清澈的溪流……吉隆沟恰似一颗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单拥有令人心醉神迷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源远流长且意义深远的历史,宛如一部无言却又鲜活的史书,静候着人们去翻阅、去阐释。
▲吉隆沟美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条吉隆沟,半部西藏史”
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地壳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的,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成了一条又深又长的沟。与弯曲深邃的陈塘沟、樟木沟不同,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犹如“刀刃”一般,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处处显露着山体被撕裂的那一瞬间的情形。
▲拥有“喜马拉雅后花园”美誉的吉隆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吉隆沟向东南行进不远,便是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由此能够进入印度以及恒河平原。从吉隆向北跨越孔塘拉姆山口,接着向北翻越相对低缓的冈底斯山脉,便能踏入宽阔的雅鲁藏布江河谷,顺流而下即可抵达日喀则。正因如此,吉隆从古至今都是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交流往来的重要通道。
吉隆的历史比其得名更为久远,早在1300多年以前,它即以“茫域”见诸于史书,西藏的每一件历史要事大都与吉隆沟有关。据推测,公元63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从这时开始,吉隆到尼泊尔的蕃尼古道成为两地通商来往的要道。
▲唐蕃古道-蕃尼古道路线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官微)
尺尊公主带来的尼泊尔独特建筑风格与艺术形式,经过吉隆沟开始在雪域高原传播,寺庙的建筑愈发宏伟壮丽,雕像愈加精美绝伦,壁画的色彩更为明艳动人。
与此同时,蕃尼古道还推动了贸易的蓬勃发展。尼泊尔的香料、珠宝、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经由吉隆沟进入吐蕃。而吐蕃乃至中原的货物也通过这条道路运往尼泊尔,货物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唐竺古道上的文化交流之旅
几乎同时,在雪域高原的东端,绵长的商队驮着琳琅满目的货物,从繁华昌盛的中原启程,沿着唐蕃古道一路朝着吐蕃缓缓前行。
文成公主的和亲队伍,便是沿着唐蕃古道徐徐踏入这片辽阔的土地。她携带着大唐的文化、技艺和深厚情谊,融入了吐蕃民众的生活。
▲阎立本步辇图卷。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可以想见,文成公主安坐在华丽的马车中,车窗外是不断更迭的景致。从一望无际的平原至连绵起伏的山脉,从繁华喧嚣的城镇到宁静和睦的乡村。她或许会因中原的别离而黯然神伤,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
▲布达拉宫白宫正门门廊文成公主进藏壁画(局部) 。(图片来源:民族画报社金持元 摄)
文成公主带来的中原文化,恰似春风化雨,润泽着雪域高原。先进的纺织技艺,让吐蕃民众穿上了更为精美舒适的衣物;精湛的农耕之术,使土地产出更为丰饶的粮食;还有那优美的诗词歌赋,都深深地影响了吐蕃的社会生活。
唐蕃古道,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中原与吐蕃紧密相连。通过这条道路,不但有物资的交流互通,更有人员的来来往往。中原的工匠、学者、艺人纷纷赶赴吐蕃,将自身的技艺和知识传授给当地民众;吐蕃的勇士、使者、艺人也前往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种相互的学习与交流,推动了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文成公主入藏后,北天竺的戒日国得知唐蕃关系日益交好,也派遣使者借吉隆沟过境吐蕃前往唐朝。643年,唐太宗派遣李义表和王玄策率领使团送戒日国的使臣返回天竺,途中经吉隆入天竺,李义表一行先后受到泥婆罗国王、戒日国国王和伽摩缕波国国王的热烈欢迎,而后又从吉隆返程。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唐蕃古道与蕃尼古道以及尼泊尔通往天竺的竺尼古道连为一体,成为古代中国至南亚的一条著名通道——唐竺古道。
多少传奇被铭记 风水宝地初得名
因为东天竺国王对道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唐太宗命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以王玄策作为使节再次经吉隆入天竺。不料,此时戒日国国王尸罗逸多逝世后,国内局势大乱,作乱的阿罗那顺拒绝王玄策的使团入境,还杀害了使团的大部分成员。王玄策侥幸逃脱后,先后向松赞干布和泥婆罗国王借来1200名吐蕃兵和7000泥婆罗骑兵,攻入戒日国,生擒阿罗那顺,随后成功前往东天竺将道德经交给伽摩缕波国的童子王。
大获全胜后的王玄策押送阿罗那顺由吉隆返回唐朝。唐太宗驾崩后,阿罗那顺的形象被当作十四番君长像之一,被陈列于唐太宗的昭陵玄阙之下。不过,由于印度当时处于各国混战的时期,对于此事的历史记载极为破碎,因此该事件的主要史料主要来自于汉文和藏文记录。
王玄策的事迹,为吉隆沟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他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毅不屈和英勇无畏。
▲唐王玄策墓志铭(图片来源:考古中国)
松赞干布辞世后,大相禄东赞辅佐芒松芒赞,开启了吐蕃新一轮的扩张。656年,吐蕃在吐谷浑边境屯驻军队,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为芒松芒赞求婚。此时唐朝无暇顾及吐蕃,只得委婉拒绝求婚,并以送佛袈裟为借口,第三次派遣王玄策经吉隆入天竺,并借机在沿途观察吐蕃的动向。王玄策在经过吉隆时,留下了《大唐天竺使出铭》石碑,成为现存年代最早的青藏高原汉文石刻碑铭,比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还要早165年,碑文基本确定了长安经吉隆入天竺的路线。
▲《大唐天竺使出铭》碑刻,记述了王玄策出使天竺,路过吉隆的过程。(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官微)
到了公元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到西藏传教,从印度跨尼泊尔路经吉隆,看吉隆是块风水宝地,正式为吉隆命名。再到公元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乾隆皇帝派大将福康安反击廓尔喀入侵,在热玛村布下骑兵击退敌兵收复吉隆。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吉隆沟见证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更迭。吉隆沟在战争时期乃是战略要冲,因其地理位置的关键重要性,成为各方势力竞相争夺的焦点。在和平岁月,吉隆沟迅速恢复兴旺繁荣,成为了商业贸易的枢纽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历史照进现实 吉隆再放异彩
当下,吉隆沟虽已不复往昔的模样,但历史的痕迹仍旧清晰可辨。古老的驿站遗址,依然能够让人畅想当年的热闹喧嚣与繁忙景象。
▲通往吉隆沟绝世秘境的峡谷。(图片来源:吉隆发布)
散落在山间的石刻,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有的镌刻着佛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刻着文字,记载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作为一个边陲小镇,从吉隆镇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大约160公里。作为自古以来对外通商的重要通道,吉隆口岸有着悠久的中尼边境互市贸易历史,素有“商道”“官道”之称。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吉隆口岸迎来了国际商贸之人汇聚于此。
▲日前,“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来到吉隆口岸,“道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郑彬 摄)
来自中国的商品通过吉隆口岸运往尼泊尔,涵盖电子产品、服装、日用品等,满足了尼泊尔民众的生活需求;尼泊尔的特色产品,例如手工艺品、药材、农产品等,也通过口岸进入中国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文化交流在口岸也日益频繁。尼泊尔的艺术表演、美食文化在中国得到展示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也在尼泊尔引发了关注和学习。
1978年,吉隆口岸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2014年12月,吉隆双边性口岸开通并于2017年升级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对中国和尼泊尔之外的第三国人员开放,并承担着60%以上的中尼贸易。
▲吉隆口岸。(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吉隆沟的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的充裕,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地人民在保留历史传统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元素,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传统的歌舞、节日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的演绎和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走进吉隆沟,如同走进了一部鲜活的历史书。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足迹之上,每一次呼吸都能够感受到岁月的气息。在此处,我们能够目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伟大力量,能够感受到文化交流互鉴的无尽魅力,能够体悟到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千年古寺见证民族团结进步历史
维吾尔族是突厥后裔吗?错!错!错!
黄河流域这块神奇的土地真有一套!竟然兼容了游牧和农耕两大文明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