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各民族为啥都爱拜关公?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的关帝文化产业园。关公在历史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既是忠信义勇的“战神”,又是治水降雨的“水神”,同时也是招财进宝的“财神”......历经数千年,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关帝信仰已如水般渗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民俗生活之中,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依托和文化符号。今天,“道中华”邀您一起来看看雪域高原的关帝信仰。
发布时间:2024-10-18 -
【道中华】一只鸟引发的战争
一千多年前,一只鸟扇动翅膀,把中国的北方搅得天翻地覆。这只鸟有魅力,有颜值,有本事,名字叫作海东青。故事的发生缘自一个饭局。请客的人是天祚帝,他是辽国的第九代、也是末代皇帝。
发布时间:2024-10-17 -
【道中华】原来是那向西吹了几千年的风,滋养了幼年的李白
著名的“丝绸之路”将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使新疆成为多种文明的荟萃之地。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的同时,还通过新疆——这一与中亚地区交往交流的最前沿,不断向西发展传播,对中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布时间:2024-10-16 -
【道中华】隐藏在《木兰辞》背后的民族交融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这是一个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北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春秋时期崭露头角的世兵制,在北魏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发布时间:2024-10-15 -
【道中华】清朝边疆治理的一体化方案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代王朝的边疆治理中,“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均被奉为圭臬。纵观整个清朝的边疆治理,大体分为“因俗而治”和“修教齐政”两个阶段。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后,奉行的是“因俗而治”思想和实践,把边疆地区统合进来;入关70年后,疆域逐渐稳定,又以“修教齐政”思想和实践,对边疆地区进行“一体化”治理。
发布时间:2024-10-14 -
【道中华】中国人自己的“老钱风”?解锁古代女性的“时尚密码”
很多人都知道,时尚圈今年的流量密码是“老钱风”。其特点用简单一句话归纳就是:不露声色的贵气。然而,对比起“老钱风”来说,让穿着者看起来自信不凡,更加英姿飒爽的,就是“马术穿搭”。早在几百年前,咱们古人就有了专属骑马战袍。
发布时间:2024-10-13 -
【道中华】红色英雄城的铁骨与柔情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立国之战”的地位,也让一座城市的“英雄”之名永久地存在于国人的记忆之中。这座城市,就是辽宁丹东。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丹东像是“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与它无甚关联。但事实上,丹东却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4-10-12 -
【道中华】新疆考古在某些西方人嘴里咋就成了文化种族灭绝工具?无知+谬论!
日前,英国《经济学人》刊发文章,认为“中国以考古为武器”“出土古代证据以合法化其新疆统治”,对我国进行污名化指责。这些指责有着基本事实的误导性和法理错误,特别是将作为科学工作的考古污名化为“武器”,以及认为我国进行文化灭绝的错误指控。
发布时间:2024-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