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50岁,来一场奇绝的万里游!
四百年前,一个名叫徐霞客的年轻人,站在科举功名与山水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脱下长衫,换上草鞋,在那个没有GPS定位和高铁的年代,翻山越岭、涉水穿林,用脚步丈量着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践行着“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少年大志。
发布时间:2025-02-21 -
【道中华】唐诗中经常出现的“吐谷(yù)浑”,最后去哪儿了?
在唐代边塞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吐谷浑”这个名字。可见在唐人眼中,吐谷浑是骁勇善战、实力不可小觑的部族。
发布时间:2025-02-20 -
【道中华】一次偶发交通事故引出1800年前的汉藏交融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天,一辆载重卡车从西藏阿里噶尔县故如甲木寺门前经过时,突然发生剧烈颠簸。司机直觉感到可能压塌了什么东西,便立刻下车查看。
停车后,司机发现车轮碾过处塌陷出一个大洞穴。寺院僧人随即赶来,谨慎地对塌陷区域进行了发掘清理。
尽管当时没有考古队伍参与,但此次发掘却发现了一处高等级墓葬——故如甲木墓地。
发布时间:2025-02-19 -
【道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那些美丽的邂逅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当我们走进历史深处,回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一次次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美好相遇,便呈现在眼前。
发布时间:2025-02-18 -
【道中华】记住!从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回语”
近期,网络上有人称回族使用“回语”,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且易混淆视听。我国的民族语言中从来就没有所谓“回语”,回族历来通用汉语,这也是回族一个显著的特点。可以说,汉语对回族的形成起到强有力的纽带作用。
发布时间:2025-02-17 -
【道中华】呼和浩特初代“小区”的名字竟是这么来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周边,有不少村镇的名字里都带有“板”字,像麻花板、姑子板、塔布板、攸攸板等。这些名字已经沿用四百多年,而这延续了数百年的村镇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交往、融合和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5-02-16 -
【道中华】一嗓子,吼出“东方摇滚”的神韵
这,就是有着 “东方摇滚” 之称的秦腔!它可不是一般的戏曲,那是从三千万秦人骨子里吼出来的生命旋律,一开口,仿若在线 “炸麦”,提神醒脑,更能直直钻进你心底,叫醒你对豪迈与热忱的全部向往。
发布时间:2025-02-14 -
【道中华】藏于日本的这块唐代石刻,镌刻着一段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故事
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下,曾有一块形似轻握的右拳的唐代驼形刻石。然而在20世纪初,这块见证了千年历史的珍贵文物却被日军盗走,现仍存于日本皇宫之中。那么这件刻石究竟是什么来头?其上所刻文字记载了怎样的中国历史?日军又为何非要掠走这块巨石呢?
发布时间:2025-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