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唐宋时期,这些外国人为何漂洋过海来广州?
《桯史》中提到一个叫“窣堵坡”的地方,这里就是现今被熟知的广州怀圣寺光塔。光塔原名“番塔”,属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宋元之际一度称为“怀圣塔”,清代以后普遍被呼为“光塔”。光塔从宋代就有“昼则悬旗,夜则举灯”的记载,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番人和海舶作过不少贡献,是古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之一。
发布时间:2025-02-09 -
【道中华】这座北方小城,埋藏着隋唐盛世的种子
这两朝不仅人口众多,疆域广袤,文化上更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不仅佛道二教传播广泛,拜火教(明教)、大食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都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隋唐何以繁荣兴盛?孕育辉煌的种子竟埋藏在一座北方小城——山西大同。
发布时间:2025-02-07 -
【道中华】“卧兔儿”背后,明朝关外的那些事
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盛行,“卧兔儿”也随之流行起来,明朝对貂皮需求甚巨。 同时,为稳定地方,明政府也急需补充优良战马及其他采捕物资。而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女真族,也需要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需求。
发布时间:2025-02-06 -
【道中华】钱币里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漫长的历史可以沉淀万千,但你可知,在货币和交易的职能背后、在材质和形貌的流转之间,我和我的祖先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发布时间:2025-02-05 -
【道中华】蛇年再说“蛇崇拜”
中国古人“蛇崇拜”的表现之一,就是创造出了全新的蛇形象,人首蛇身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发布时间:2025-01-28 -
【道中华】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打开新局面
经过持续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打开新局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新叙事、新品牌、新传播、新朋友圈子正在不断成型,民族领域的中国声音更加打动人心。
发布时间:2025-01-27 -
【道中华】年画里的中国故事
在众多承载着年味的物件中,年画,作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之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美好愿望和审美取向。
发布时间:2025-01-22 -
【道中华】多学科探源实证:“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
南岛语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承载了太平洋地区数千年的人类活动印记与文化精神传承,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课题。如今,在新技术、新证据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对这一古老族群真实历史面貌的认知愈加深化和精准。
发布时间:2025-01-21
